大冶资讯网

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

2023-08-29 01:50:57 来源:大江网-信息日报

蓝宇俭 柳州市工人医院


(资料图片)

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时,由于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,患者的下肢动脉出现明显的病变,动脉粥样硬化累及患者的下肢动脉,使动脉发生狭窄、闭塞,肢体表现出明显的缺血症状,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出麻木、无力、下肢凉及间歇性跛行等表现,病情严重时还会发生下肢缺血性静息痛、溃疡及坏疽。本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措施进行简单的科普,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。

一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原因

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原因尚未明确,一般分析此病发病与血管内膜损伤、动脉分叉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脂质代谢紊乱等因素相关,随着病情的进展,还会引起多种高危风险发生。分析基本病因有以下几点:

(一)内膜损伤、平滑肌细胞增殖

动脉内膜受到高血压疾病、激素改变、免疫复合物及血流动力学等发生改变影响,严重破坏了患者的内皮细胞层,表现出平滑肌细胞的不断增殖。由于细胞增殖还会引起大量的细胞外基质、脂质出现堆积反应,从而形成了动脉硬化斑块。

(二)动脉壁脂代谢紊乱

由于动脉壁受到脂质代谢紊乱影响,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入侵到动脉内膜,过度脂质的积聚,还会引起纤维组织增生,导致钙质过度沉积,形成了斑块。

(三)血流动力学改变

动脉分叉处发生硬化斑块,会表现出明显的血流速度减缓,出现层流表现,受此作用影响,还会导致血管壁内膜受到慢性的机械损伤,从而形成硬化斑块。

(四)诱发因素

一般分析此病发病原因具有多元性因素影响,主要有年龄、性别、高脂血症、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因素。

二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措施

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措施较多,一般有西医治疗、手术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,具体分析如下:

(一)西医非手术治疗

临床对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原因并未彻底掌握,一般认为控制相关因素,可以稳定患者的病情。对于存在间歇性跛行患者,可以实施非手术治疗,效果较好。

1.戒烟措施

临床研究已经发现了吸烟和下肢缺血性疾病之间的关系,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,间歇性跛行发病概率要高出9倍以上,间歇性跛行患者中有90%都是吸烟者。吸烟会增加动脉硬化,戒烟干预已成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措施,戒烟后,间歇性跛行患者症状明显改善,踝动脉压也明显增高,在戒烟后为患者安排血管移植术治疗,可以明显提高血管的通畅率,可见戒烟十分重要。

2.运动锻炼

患者适当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,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。运动锻炼对症状缓解的相关机制并未得出准确结论,一般分析,通过运动锻炼,可以增加侧支血管和血管口径,促进血流量,现有资料暂不能证明此学说的可靠性。临床分析运动锻炼后,肌肉酶适应性改变,增加了对血流内氧的吸取量,采血试验证明,在运动锻炼后,可以增加氧摄取量,坚持运动锻炼,每日至少进行1小时锻炼,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,改善血流情况。

3.降血脂药治疗

如果患者自身血脂水平过高,饮食控制并不能降低血脂水平,可以适当使用降血脂药物,常见药有氯贝丁酯、辛伐他汀及多烯脂肪酸、维生素C等。

4.降血压药治疗

统计发现,过半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合并高血压疾病,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。要提前治疗高血压,使用降压药,常见药有美托洛尔、卡托普利等。针对患者实际情况,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剂量,确保血压维持在合理水平。

5.血管扩张药治疗

血管扩张药使用后,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血管痉挛情况,也能利于恢复侧支循环功能,对患肢的血液供应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。常用血管扩张药有硝苯地平、西洛他唑、前列腺素E1等。

6.降低血黏度药物治疗

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后,血黏度明显增加,临床常见降低血黏度药物有阿司匹林、去纤酶及红花注射液等药物。

(二)西医手术治疗

临床常见手术治疗方式有经皮穿刺动脉腔内成形术、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、血管旁路移植术、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等。

1.经皮穿刺动脉腔内成形术

观察患者的动脉腔中如果有局部、多处出现短段的狭窄病变,经由穿刺操作的方式,对狭窄动脉段插入球囊扩张导管,经由激光术对导管进行旋切处理,继续扩张,恢复管腔的通畅状态,根据患者个体情况,选择合适的血管腔内支架型号,确保手术治疗的有效性。

2.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

对短段病变患者,由于术后易形成血栓,在术后一段时间可能会再度狭窄,需要对肢体动脉进行观察,发现动脉分叉有病变情况,可实施血栓内膜切除术,疗效比较理想。 3.血管旁路移植术

自体大隐静脉、人工血管在阻塞段搭桥,针对主髂动脉病变可安排腹主股、髂等动脉旁路手术治疗。如果患者年龄过大,身体情况不佳,可实施解剖外旁路手术治疗。统计旁路手术实施5年通畅率占比达到80%,而解剖外旁路术通畅率仅占到50%。对股腘动脉病变可实施自体大隐静脉路转流术治疗。

4.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

对于动脉主干出现广泛性闭塞的患者,无法实施旁路转流手术治疗,当静脉转流不能将血流逆向到肢端,观察到肢端存在流出道、通畅动脉,及时安排动脉和动脉架桥术,无流出道可安排大网膜移植、远侧静脉动脉化术及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。

(三)中医辨证治疗

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可选择中医辅助治疗,患者在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,可以选择中草药制剂治疗,常用药有复方丹参、活血通脉胶囊及脉络宁等药物,帮助患者活血化瘀,疗效较好。也可降低血液黏稠度,提高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,从而对抗血小板过度聚集问题,对机体微循环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,积极促进并恢复患者的侧支循环。

(四)前沿治疗

临床中对未来前沿治疗技术的研究,主要是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、自体干细胞进行研究,用于缺血肢体,有利于侧支血管形成,对肢体缺血情况也能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,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。

(五)预后

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,根据临床症状实施相应的治疗对策,从而控制病情进展,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。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